萧山智慧治理通app是由萧山区政府主导开发的城市治理移动应用平台,旨在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城市服务与治理参与渠道。通过这款应用,用户可以实时上报治安问题、交通拥堵、环境污染等城市治理问题,并配有专业团队及时响应处理。作为萧山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该应用整合了公共信息查询、生活服务办理、新闻资讯获取等功能,致力于打造智能化、人性化的城市生活体验。目前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,欢迎市民下载使用,共同参与城市治理,共建美好家园。
萧山智慧治理通介绍
萧山智慧治理通是萧山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城市治理移动门户,由萧山广播电视台专业团队开发运营。作为集城市公共信息、生活服务应用、新闻资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,该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,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城市服务。用户不仅可以查询政务信息、办理便民业务,还能参与城市治理、获取最新资讯。平台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,能够智能识别用户需求,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荐。同时,应用界面设计简洁友好,操作流程优化便捷,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生活。
相关新闻
近年来,萧山区大力推进"智慧环保"建设,通过构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、水气监测网、刷卡排污网和移动执法网四大网络体系,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效能。截至今年7月,全区已对162个重点污染源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,建成4座大气自动监测站和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,每年采集环境数据超过20万条。在严格的"九个一律"环保执法政策下,环保部门累计检查企业2678家,立案查处307起环境违法案件,处罚金额达1878.6万元。通过多措并举,全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,1-7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,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,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。
一、突出重点,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
针对全区380家重点污染源(其中国控64家)的监管需求,萧山区自2013年起全面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。截至2014年7月,已完成162个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设备安装,其中省重点监管企业88套。该系统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、排放量及治理设施运行状态,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省市区三级联网监控平台。这些监测数据不仅为环保执法提供依据,还将应用于企业排污申报、环境统计和总量控制等工作。系统运行以来,显著提高了监管效率,促使企业加强自律管理,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二、加大投入,建设水气监测网
萧山区在水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持续加大投入。在大气监测方面,累计投资1660余万元建成4座大气自动站,其中临江园区站点配备了氨气、硫化氢等特征污染物监测设备,为园区环境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。在水质监测方面,已建成4座水质自动站,另有浦阳江出口站点正在设计,湘湖备用水源浮标站即将招标建设。同时,该区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6项指标的实时联网发布,市民可通过网络查询最新监测数据。这些监测设施为环境质量评估、污染预警和环保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,有效提升了环境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。
三、控制总量,建设刷卡排污网
萧山区创新推出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,对96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排污总量控制。目前除18家印染企业因提标改造暂缓安装外,其余79家企业已完成工程建设。系统启用后,可实时监控企业排污流量、剩余排放量等数据,当企业实际排污量超过月额度时,系统将自动关闭排放阀门。在排污费征收方面,该区推行电子缴费模式,简化企业缴费流程,目前已实现700余家企业电子转账,网上收缴排污费8485.07万元。这种"双控制"管理模式既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需求,又有效控制了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。
四、提高效率,建设移动执法网
为提升环保执法效能,萧山区着力打造移动执法网络系统。该系统整合了企业基本信息、历史检查记录、实时监测数据等资源,执法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调阅、现场取证,并直接上传至权利阳光系统。目前已有553家重点企业信息录入系统,实现了执法过程透明化、规范化。同时,该区在环保局官网开设"污染源环境监管"专栏,公开重点企业污染源监测、总量控制等8大类30项信息,61家国控企业监测数据已通过省级平台对外发布。这种"线上+线下"相结合的监管模式,既提高了执法效率,又增强了监管透明度,有力推动了企业环境守法意识的提升。
∨ 展开